
△共和社區‧當貓也要幸福喔。
好久沒PO文了,自從100年年底暫時關閉格子後,就少來整理了。
當時關閉格子時,做了刪除所有文章的動作(選擇隱藏才是正確動作),
經過了一段時間,整理心情再回到格子復原文章後,
發現每一篇文章的回應,卻因為當初選擇刪除的關係,
全部被洗掉了,><~哈~
雖然不捨這幾年來與格友的互動成了空白~
但也因此讓自己能學習體會放下的精神~喵嗚~
認真的來囉↓
在此,給各位推薦一本好書~
******
《放下的幸福–聖嚴法師的47則情緒管理智慧》
聖嚴法師◎著
幸福,是每個人都想要的。我們總是喜歡說「追求」或「爭取」幸福,彷彿幸福是一面高掛在牆上的獎牌,必須經過一番競爭與奮鬥才能獲得。這種普遍的意象使許多人認為,幸福是來自於自己身心之外的某樣東西。然而,您是否有過這種經驗:當自己得意地看著手中辛苦掙來戰利品時,卻隱約察覺到有一種失落感,因為我們所期待的「幸福」,並未隨之而來。
為什麼一個人可能得到一切卻仍舊不幸福?因為幸福其實是來自自我的「放下」、煩惱的「消融」,而不是任何東西的「獲得」。
聖嚴師父在書中告訴我們:真正的幸福,不必依賴任何外在的人事物,也不是來自變幻無常的情緒與感覺,而是心的一種清楚、愉快與平靜的狀態。因此,透視煩惱,進而運用方法化解、對治煩惱,到最後完全放下煩惱,即是追求幸福的下手處。
聖嚴師父在第一篇中首先探討的正是煩惱的來源-「情緒」。他指出三種「情」-情操、情感與情緒的不同,並強調:任何情緒都是情感無法滿足所造成的衝擊與困擾,都是煩惱。書中的第二篇至第六篇,則分別深入探討對我們造成最大傷害的五種煩惱-貪、嗔、癡、慢、疑,也就是佛陀所說的「五毒」,並提供不同層次的管理與解決之道。
聖嚴師父擅長以短短的幾句話,為一般人不易釐清的觀念做出精彩的說明,例如對於何謂「貪」,師父說:「得到了需要的東西不叫貪,不需要而想要的才叫貪。」在解釋如何對治「瞋」時,則說:「忍並不是忍氣吞聲地受委屈,而是克制自己的衝動,不要馬上做出反應。」
煩惱雖有千百種,但是它們和所有的事物一樣,只是暫時性的存在。惱人的情緒來襲時,只要善用書中的方法一一化解,最後終能「放下」執著,讓心回歸單純、天真的本性,這時,幸福便不求自來了。
******
祝福大家都能幸福~
喵嗚~